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防水行业急需“吐故纳新”

作为在整个建筑工程造价中占比极低的“小行业”,防水行业却因为经年累月的建筑渗漏凸显出越来越严峻的“大问题”,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受到更多的关注。
  放眼当下,低价竞争、非标产品充斥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成为防水行业的家常便饭。随着淘汰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对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了解也逐渐加深。那么,淘汰之后究竟该怎么办,究竟什么才是防水市场的优质供给是需要进一步回答的问题。
  毋庸置疑,在各行各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防水行业同样也面临着优胜劣汰、转型升级的拐点。品质品种低劣、污染性大的防水材料必须要尽快退出历史舞台,而优质的、性能相对稳定的、工艺相对成熟的防水材料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供给端着力
  防水材料应与国际同轨
  正如业内专家所指出的,建筑历来被称作百年大计。营造建筑堪称人类社会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最大的活动,建筑物越耐久越有价值。
  根据2014年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和零点调查公司联合发布的《全国建筑渗漏现状调查报告》,在其抽样调查的2849个建筑屋面样本中,有2716个出现不同程度渗漏,渗漏率达到95.33%,数字可谓触目惊心。
  事实上,建筑渗漏不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更会影响到房屋整体结构的安全和使用寿命。这种情况下,行业内开始逐步探讨哪些产品应该留下,哪些必须淘汰,也在过去的几年里出台了不少限制和禁止的政策,但对建筑渗漏而言收效甚微。
  防水工程就好比建筑的“外衣”,而编织这件“外衣”的材料就是防水产品。
  业内人士指出,建筑防水效果的好坏关键在于防水材料是否具有良好的性能。而当前充斥市场的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由于本身性能和施工工法的不可靠,并不适合作为防水材料。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中国的防水材料在品种和技术水平上基本可以和国际接轨。但是由于低价竞争,相关监管不到位,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在防水市场上依然占有相当高的份额,成为世界防水业中的“奇葩”。
  正是在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的挤压下,以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代表的相对优质可靠的防水材料却丧失了很多发展的空间。
  据了解,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高分子卷材的TPO等,都是大类高分子材料,是受业内认可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材料。
  业内专家表示,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我国自“九五”以来一直推广的主流产品,它也是各国公认的主导防水材料,拥有建筑防水领域较为成熟和可靠的防水技术,是世界各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会广泛采用的防水材料。
  一方面,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由改性沥青涂层+高强胎基+改性沥青涂层组成的,优势在于其结构致密、憎水、耐老化;与水泥混凝土等材料永久性粘结附着,且耐水浸润、不脱落;是蠕变材料,具备一定自愈性。另一方面,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方便,其采用的热熔工法也更加成熟可靠。
  此外,在美国,三元乙丙防水卷材占相当大的比重;在欧洲,防水材料以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为主;日本使用的防水材料基本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同。
  放眼世界,国际上目前新产品开发和应用的主体基本围绕着节约能源、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节省劳力、施工简便、安全高效等方向。比如,太阳能屋面在德国的启动、TPO卷材的高速增长等等,充分体现了这些理念。
  优胜劣汰本应该是常态,但市场不够理性,低价无序竞争之下,劣币反而驱逐良币。对于我国的防水行业而言,从供给端入手着力改善防水材料的品质是当务之急。如果防水行业还固守落后的产品和技术,那么必定会被时代大潮甩在身后。
  更为重要的是,在防水行业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只有淘汰落后产品,在品种、质量和技术上与世界同轨,才能在防水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中取得更多话语权。
  绿色建筑大势所趋绿色防水保驾护航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近年来,绿色不仅是建筑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也被写到了《建筑防水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
  《规划》明确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评价为导向,推广清洁生产,落实节能环保产业政策,优化产品结构;打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等全要素发展路径,满足绿色建筑需求。
  近年来,防水行业逐渐开始关注绿色建筑,加大力度发展种植屋面等绿色屋面系统。
  《规划》中也明确要求淘汰高污染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大力发展功能可靠、节能环保的防水密封材料,鼓励开发具有复合功能的防水系统,比如热反射屋面、通风屋面等具有绿色功能的材料和系统,满足绿色建筑需求。这正是国际防水行业流行的新趋势。
  事实上,绿色建筑需要大约4万种材料来支撑,防水材料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类。
  据专业人士介绍,绿色的防水产品是大势所趋。基本上包括四个环节:原材料供应端、生产、流通和回收。比如说原材料用的是污染型还是非污染型;原材料本身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是否绿色;生产过程当中,有害气体的挥发,固体的产生量,是否产生废水。最后到了使用寿命时是否还可以回收利用等等,都是需要考虑在内的。
  绿色消费和绿色认证息息相关,目前防水行业正在推进的绿色防水产品评价认证,将对绿色产品的指标提出具体要求,积极推动防水行业的绿色转型。
  不断开拓增量市场力促行业健康发展
  过去的十年是防水行业快速发展的十年,这十年里既取得了很多成绩,也遇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落后产能过剩加剧,假冒伪劣和非标产品盛行,居高不下的建筑渗漏率依然是行业发展的桎梏。
  唯有求质才能行远。提供优质供给才能真正提升老百姓的居住品质。
  业内专家表示,过去几年防水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只是某一些方面,比如提高产品标准、质量,进行政府监督检查,推动产品质量的提升。
  “这几年防水材料整体产品质量上去了,工程质量现在还没有纳进来。防水材料最后的应用还是在建筑上,因此下一步要加大力度搞全链条质量提升。”业内专家向记者强调。
  对于防水企业而言,要想在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环保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型防水材料,不论是海绵城市还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以及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的装配式建筑,都是未来防水行业要迎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
  此外,施工不当以及人员操作技能方面,对渗漏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施工人员的培训规范施工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从材料供应商向系统服务商转型的过程中,防水行业正经历人才培养创新的重大变革。
  从2009年开始,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发布产品标准、淘汰落后产能、颁布生产许可证、公布行业准入条件等多个角度、全方位的提高行业门槛,未来相关主管部门在发布标准、制定政策等方面应该立足行业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台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同时加强监管与执行,保证政策有的放矢、令行禁止,使得非标与假冒伪劣等低质防水产品彻底退出市场。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需要的日益提高,不断开发海绵城市、海洋工程、地下综合管廊、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既有屋面翻新等领域的增量市场,推动防水行业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都成为应有之义,包括借助“一带一路”树立在国际市场的防水品牌都将成为行业提质增效的新增长点。
  也只有在政府、协会、企业的各方合力之下,防水行业才能“吐故纳新”,回归到市场优胜劣汰的常态,走向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