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地下综合管廊通风系统的重点知识和施工资料

地下综合管廊的通风系统和其他构筑物的通风有大大的不同——是全方位通风系统。  管廊有个特点就是长,所以它的每个通风系统都是分开的,按照防火分区来设置通风分区的原则,一个通风分区分别含有一座送风井和一座排风井。 新鲜空气由进风百叶自然进入进风井,空气通过防火阀后再进入管廊内部,在管廊内部流动至排风百叶后,在排外力的作用下再排至室外,来完成一次通风系统的循环。

  一、构成通风系统的要素简介:

  1.机械风机

  为了保持综合管廊内的通风情况良好,一般设计时非燃气仓会在防火分区的一端设置自然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机械排风口,机械排风口安装机械排风机。天然气舱在防火分区的一端设置机械进风口,另一端设置机械排风口。

  风机应选择节能型,低噪声 ,双速风机。以便在平时节能低速运行,事故排烟时高速运行。

  2.防暴风机

  燃气舱的风机要采用防爆风机。

风机模型图

  3.电动风阀

  电动风阀:通俗来说就是风道上的电动阀门,用来控制风道内气体的流量和风道的开关。

  a. 安装在进风口上方

  b. 安装在排风口下方

  c.控制方式可以手动控制也可以远程控制开启

  平时常开 ,非燃气舱发生火灾时关闭,灭火后开启

  d.易燃气舱可燃气体超过爆炸下限20%时,电动风阀开启。

模型图

  4.自然进风口

  综合管廊的每个舱室应设置人员出入口、逃生口、吊装口、进风口、排风口、管缘分支口等。然气管道舱室的排风口与其他舱室排风口、进风口、人员出入口以及周边建筑物口部距离不应小于 10米。天然气管道舱室的各类孔口不得与其他舱室连通,并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自然进风口截面图

自然进风口上视图

自然进风口效果图

  a.尺寸:

  自然进风口地上带百叶窗的通风室一般长10米多起点从管廊顶部开始到地上部分高3.5米到4米按照管廊覆土2.5米算,地面高度1.5米左右。管廊顶部的通风口2米X1米左右,雨污舱1米 X 1米左右。

  b.位置

  自然进风口一般设置在防火分区的两端,与设备间和逃生口结合设计。其中综合舱、雨污舱、电力舱结合设计共用一个进风口。

  按照一个防火分区200米为例,自然进风口的设计一般为两个防火分区合在一起建设。如下图

  天然气舱的进风口和其他舱室的进风口分开设置,间隔30米以上,而且天然气舱的一般为机械进风口。

  外部实景:

外部实景

内部实景

  5.机械排风口

  自然排风的话效率极低难以保证空气的有效流通,所以每个舱的防火分区端部(或中部)会设置机械排风口,用于廊内的气体流通也可以在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时,及时排除廊内的烟雾等有害气体。机械排风口,自然进风口的结构都是相似的,只不过尺寸和安装的设备有所差别,注意机械排风口的廊顶的排风口要安装排风机,

机械排风口的上视图

  a.机械排风口规格

  长4米左右

  宽2米左右

  高从管廊顶部到地面露出部分也是4米左右(参考)

机械排风口效果图

  b.机械排风口的位置

  机械排风口一般设置在管廊的防火分区的中部,或者两端,以200米一个防火分区,跟进风口一样,相邻的两个防火分区的排风口结合设计。排风口一般还和逃生口和设备间结合设计。(如下图)

外部实景

外部实景图

内部实景图

  6.电动防雨百叶窗

  电动防雨百叶窗具有结构简单,防雨、防风性能好,重量轻、安装方便等优点,它采执行器作驱动元件,调节平稳、可靠、无噪音。

  a.安装位置:

  电动通风防水百叶窗安装在综合管廊通风口露出地面的部分,设置在道路中心和两侧的绿化带内。

  b.使用方式:

  电动防雨百叶窗是带有外窗框可直接安装在墙体洞口中,外侧安防雨百叶、具有防雨浅入内部的功能,内侧安装活动内框。在活动内框上面安装电动百叶、通过叶片 旋转达到开和关的目的。

  c.结构组成:

  电动防雨百叶窗由外部防雨百叶和内部电动百叶双层百叶构成,在中间可以选配防蚊网、防鼠网。

组成图

实物图

  d.防雨功能:

  电动防雨百叶窗用于长期有通风要求的机房或其它公众场合它由带集水沟的防雨叶片和带滴水框的侧框架组成,该窗体即使在瓢泼大雨之时,不仅能有效地阻止雨水打进室内,而且在整个百叶窗的迎风面不会形成水帘,从而保证正常的设计通风要求。

安装位置图

  7.诱导风机

  又称射流风机、接力风机。它通过诱导,进行空气的传递。本身的风量很小。常用在地下设施的通风系统中,搅匀、清除局部空气死角,使局部空气得到改善。

  诱导风机特点:

  1、设计简单、灵活:系统规划简单,设计变动弹性大,容易修改,出错机会小;

  2、节省空间:不需要传统通风那样复杂巨大的管路,最大也不过35CM口径螺旋风管;

  3、安装简便:无需巨大风管,施工简单,安装方便、灵活;安装位置有针对性,使用方便;

  4、新型喷嘴:采用挠性喷嘴可万向调节,射流方向随意调整,简单方便,灵活机动;

  5、高效节能:利用物理特性诱导风量,故节省电力,运转成本低,设备体积小,安装费用降低;

  6、维护方便:诱导风机设有检修门和过滤网,过滤网清洗方便,风机检修、维护简便;

  7、换气质量高:诱导气体完全流通,不会有死角产生,降低废气浓度,避免污染积累,提高空气品质。

  在需要通风的构筑物空间内一台诱导风机起不到通风的作用;需要多台诱导风机和相关设备组成诱导通风系统共同完成通风的任务!

  诱导通风系统的组成:

  诱导通风系统包括送风风机、诱导风机(多台)和排风风机,其中诱导风机由超薄箱体、低噪音前向多翼离心风机、可任意调节方向的喷嘴三部分组成。系统的流程是由送风风机提供清洁空气源,诱导风机将其与室内污染空气进行混合,并沿预定的方向流向排风口,由排风机排出

  诱导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

  当空气从喷口以恒定的速度射入一个不受周围界面限制的空间内扩散时,则形成自由射流。诱导通风系统喷嘴射出的气流可视为等温自由圆射流,在惯性力作用下,射流将保持流动方向向前流动。

  由于射流边界与周围介质间的紊流动量交换,周围空气被持续卷入,射流范围(射流直径)不断扩大,流量沿射程方向不断增加,而射流断面的速度场从射流中心开始逐渐向边界衰减,并沿射程不断减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Q0V0=QXVX,各断面的总动量保持不变,在理论上射流的宽度会一直增至无限大,诱导风量QX也会增至无限大,各点速度VX将减至无限小,但在实际环境中使用时受许多非理想条件,如建筑物中梁、板、柱类障碍物和来自各方向的其它自然气流的影响,当射流的中心速度衰减至某一速度V时必须由另一喷嘴来接力,从而形成持续的气流卷吸和导引作用,使整个作用空间产生持续流动的速度场。

  8.排烟风机

  在综合管廊中,尤其是电力舱内有大量的电力电缆极易引发火灾,在火灾和灭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所以综合管廊的设计中,需要安装事故排烟风机。在综合管廊中主要是指的是发生电气火灾后产生浓烟,以及自动灭火系统在灭火过程中产生有毒烟雾和有害气体之后的事故通风。

  a .综合管廊内的排烟风机设计

  综合管廊中的排烟风机一般会和机械排风风机结合设计

  也就是说机械排风风机本身也肩负这事故排烟风机的职责,在电气火灾发生后,开启事故排烟风机,及时排出管廊内的有毒有害烟雾和气体,保障管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排风机实图

  b.事故排烟风机的选型及要求

  1)排烟风机选用主要控制参数为工作温度、风量、全压、效率、噪声、电机功率、转速及轴功率。

  排烟通风机在介质温度不高于85℃的条件下应能长期正常运行。

  2)排烟通风机应保证:当输送介质温度在280℃时能连续工作30min,并在介质温度冷却至环境温度时仍能连续正常运转。

  3)在额定转速下,在工作区域内,通风机的实测压力曲线与说明书中给定的曲线应满足下列规定:

  4)轴流式排烟通风机在规定的流量下,所对应的压力值偏差为±5%。

  5)离心式排烟通风机在规定的流量下,所对应的压力值偏差为±5%。

  6)排烟通风机在说明书中给定的工况点下的比A声级噪声限值应符合JB/T8690-1998的规定。

  7)排烟风机可采用普通钢制离心式通风机或专用排烟轴流式通风机。排烟风机规格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排烟风机最小风量为7200m/h,最大风量不宜超过60000m/h(指一个排烟分区的最大风量)。

  8)排烟风机风量应按所需要的风量值增加不小于10%~20%的富余量。

  9)防烟加压通风机的风压值应按排烟系统最不利环路进行计算,并保证在防烟楼梯间内余压值40~50Pa。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避难层等内部的余压值25~30Pa。

  10)消防排烟风机应符合现行标准JB/T10281-2001《消防排烟通风机技术条件》。

  11)排烟系统的风机宜单独设置。排烟风机的位置宜处于排烟区的同层或上层。

  二、通风系统的控制方式

  三、 地下综合管廊通风设计方案

  综合管廊的通风方式主要包括横向式、射流风机诱导纵向式及集中送排纵向式。其中,前两者均需在管廊内设置通风管或射流风机,对管廊内的空间资源占用较多,而集中送、排纵向式机械通风可在管廊两端设置机房,不占用管廊内空间,且实际运行中较前两者更为节能。集中送排风纵向式按照进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然进风/机械排风和机械进风/机械排风两种方式。目前主流的通风方式为:天然气舱室、雨污水舱室采用机械进排风的方式,其余舱室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相结合的通风方式。

  综合管廊按防火区段划分通风区段,一般200m设置一个通风区段,在通风区段的两端设置通风机房(地下或半地下),电力电缆舱室和综合舱室通过自然进风井引入室外新风,在排风机的作用下,通过排风井将管廊内余热排至室外。天然气舱室采用机械送风/机械排风的方式完成管廊内的通风换气,天然气舱室的通风竖井、通风机房等设施均独立设置,其通风竖井还需设置高风井来避免室外人为因素的影响。

  四、设计参数及标准

  1、管廊内换气次数≥2次/小时;

  2、低压配电房换气次数≥6次/小时;

  3、管廊内空

  4、管廊内空气质量标准 :空气含氧量≥19%;

  5、风速标准

  (1)钢制风管:主风管风速 ≤8 m/s;

  (2)分支风管风速 ≤5 m/s;

  (3)送、排风井混凝土风道风速 ≤6 m/s;

  (4)风亭百叶迎面风速 2~4m/s(百叶有效面积70%);

  (5)管廊内风速 ≤3m/s;

  6、设计安全系数

  (1)通风设备风量:k=1.05;

  (2)通风设备风压:k=1.1;

  7、噪声标准

  (1)管廊内≤80dB(A) ;

  (2)室外:通应符合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中4a类标准。

  8、灾后通风设计标准

  (1)按整条管廊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

  (2)灾后排风风机要求能在280℃下连续有效工作半小时。

  (3)通风系统上设置下列两种防火类阀门:电动复位防烟防火阀SFD1(70℃)、电动复位防烟防火阀SFD2(280℃)。

  电动复位防烟防火阀SFD1(70℃)功能:温度达到70℃时熔断关闭、手动关闭、24V电信号关闭、电动复位、手动复位、输出开、关信号。设置位置:管廊进风口。

  电动复位防烟防火阀(280℃)功能:温度达到280℃时熔断关闭、手动关闭、24V电信号关闭、电动复位、手动复位、输出开、关信号。设置位置:管廊排风口。

  五、地下综合管廊通风系统常见问题

  1. 通风分区长度设置的问题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1]第7.1.6条规定天然气舱室和电力电缆舱室应每隔200m设置防火分隔,明确了这两种管线舱室防火区段长度为200m。在进行通风区段划分时,一般根据防火区段长度来划分通风区段,即通风区段长度也为200m,换而言之,通风机房每隔200m设置一座,出地面风亭每隔200m设置一组,这给本来就紧张的地面空间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何减少通风机房及风亭的规模和数量成为通风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下面就各种管线舱室进行分析研究。

  1)综合舱室、热力舱室

  综合舱室是指容纳通信、给水、中水等管线的舱室,热力舱室是指容纳供热热力管线(热水)的舱室,规范中没有明确这两种舱室防火区段的设置,一般设计时不考虑设置防火分隔,因此综合舱室、热力舱室的通风区段可以超过200m。通风区段的长度应综合考虑通风设备容量、通风设备运行噪声、管廊断面风速、人员逃生口合建等因素,管廊规范中明确综合舱室、热力舱室的人员逃生口间距不宜大于400m,考虑到通风区段越长,通风设备选型容量越大,管廊断面风速越大,设备运行时噪声也偏大,因此通风区段可考虑设置为400m。

  2)电力电缆舱室

  电力电缆舱室是指容纳电力电缆管线的舱室,其存在火灾的危险,规范要求设置防火区段。

  当按200m设置通风区段时:正常工况根据舱内温度及检修需要开启送排风设备进行通风换气;当舱内发生火灾时,发生火灾的防火区段及相邻分区的通风设备自动关闭,使火灾区段与室外隔绝,待确认火灾事故结束后,开启进排风口进行灾后排烟。

  当按400m设置通风区段时:通风区段内存在防火分隔,正常工况时,除需打开送排风设备外,还需开启防火隔断上的防火门,使纵向气流联通,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当舱内发生火灾时,除关闭发生火灾区段及相邻分区的通风设备外,还需关闭防火隔断上的防火门,使火灾区段与室外隔绝,待确认火灾事故结束后,除需打开送排风设备外,还需开启防火隔断上的防火门,使纵向气流联通,达到灾后排烟的效果。

  可以看出,通过在防火分隔处设置常开防火门,正常工况下打开,火灾工况下自动关闭,灾后排烟时打开即可满足电力电缆舱室的通风需求。因此电力电缆舱室的通风区段可以突破防火区段,同时考虑到人员逃生口的设置需求,其通风区段可设置为400m。

  3)天然气舱室

  天然气舱室同电力电缆舱室,当采用400m间隔设置通风区段,同样采用电力电缆舱室的通风方案时,鉴于天然气密度比空气轻,可能泄露的天然气气体位于舱室上部,气流流经防火隔断时需下降至防火门高度才能通过,防火隔断处形成通风死角,泄露在管廊内的天然气不宜排除,这就可能造成天然气气体聚集,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不建议通风区段跨越防火区段。

表1 综合管廊不同舱室分析表

舱室

分析结果

备注

综合舱室

可以设置400m的通风区段

需考虑机械进排风

热力舱室

可以设置400m的通风区段

需考虑机械进排风

电力电缆舱室

可以设置400m的通风区段,防火隔断处设置常开防火门

需考虑机械进排风

天然气舱室

突破200m通风区段时通风效果不佳,存在安全隐患,不建议突破。

机械进排风

  综上所述,除天然气舱室外,其余舱室通风区段均可突破200m,考虑到人员逃生口的合建问题,通风区段可设置为400m,这样通风机房及地面风亭的数量和规模将显著降低,工程经济性提升效益明显。

  2.2天然气管线和机房设置在地下的问题

  目前管廊设计时,天然气管线敷设在独立的地下舱室内,鉴于地面道路空间极其紧张,很难在地面上设置天然气通风机房,目前主流的做法是其通风机房一般设置在天然气舱室的上部、道路绿化带下,通过在天然气舱室顶板处设置进风口、排风口完成通风的目的。

  此设计存在的问题是天然气管线和天然气通风机房均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室内,《城市煤气、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DGJ08-10-2004)[2]第4.4.9、4.4.10条明确规定天然气管道不应敷设在地下室内,但同时留下了确需敷设时应满足的条件。管廊规范(GB50838-2015)第3.0.1条[1]更是明确了天然气管线可以入廊。因此天然气管线在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时,是可以设置在地下室的。

  根据建规(GB50016-2014)第9.3.9条(强制性条文)规定[3]:“排除有燃烧或爆炸危险气体的排风系统,其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排风管道应直接通向室外安全地点,不应暗设。”此条文明确规定天然气管道的通风机房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室,可见天然气管道及通风机房设置在地下时危险性极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但目前的管廊规范(GB50838-2015)第2.1.1条[1]明确说明综合管廊属于地下构筑物,既然属于构筑物,也就脱离了建筑的范畴,因此不参照建规执行也顺理成章。《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4](GB50736-2012)第6.3.2条、6.3.9条对排除有爆炸危险的气体的通风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就给天然气管线及其机房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室内时指明了需采取的措施。因此,天然气通风机房可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室内,但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规定,具体梳理如下:

  1)天然气管线独立成舱,其管道应采用加厚的无缝钢管并防腐;

  2)应有良好的事故通风设施,其通风量应根据安全及卫生浓度要求确定,且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其吸风口设置在舱室上部距离顶棚的距离不大于0.4m,其排风口与其他舱室排风口、进风口、人员出入口以及周边建(构)筑物口部距离不应小于10m,其通风设备应防爆耐腐蚀,事故通风的手动控制装置应在室内外便于操作的地点分别设置;

  3)在管廊内应设置性能可靠的天燃气体报警器,在管廊外设置紧急切断阀,当天燃气泄漏浓度大于其爆炸下限浓度值(体积分数)的20%时,应启动事故段分区及相邻分区的事故通风设备,当天燃气泄漏浓度大于其爆炸下限浓度值(体积分数)的25%时,当应能紧急报警,持续一分钟后使紧急切断阀切断气源;

  4)紧急切断阀应采用自动关闭、现场人工开启型,并设置在地面层专用小间内,不设旁通;

  5)天燃气管道的末端应设置安全泄压阀放散管,其管口应接到地面安全处,高于地面高度3m;

  6)天然气通风机房上部不应有其它建筑物,通风机房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

  7)通风系统、机房以及风亭口部均应独立设置,其舱室的各类孔口不得与其他舱室连通,并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8)应有备用电源,消防控制室或监控室应有显示各点报警,各点浓度、故障信号和紧急切断阀启、闭状态的装置。

  3. 综合管廊主体内结露问题的讨论

  根据以往工程的经验,结露问题是地下工程的共性问题,综合管廊也未能幸免,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国内已建成并运营的综合管廊内积水问题比较普遍。夏季通风时,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管廊内结露现象较为严重。综合管廊内结露的原理是当管廊内壁面温度低于进入管廊的室外空气露点温度时,在管廊内壁冷表面上空气凝结成水珠的现象,随着时间的积累,水珠越积越多,于是顶板、地板以及侧壁等处便会受到凝结水的影响。露点温度是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长期潮湿的环境将对管廊内的设备及管线造成腐蚀,大大缩短管线及设备的使用寿命。

  针对目前管廊的通风设计方案,解决夏季管廊内结露问题,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1)加大管廊通风换气量。在管廊断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通风量增加使得管廊断面风速加大,管廊壁面液体蒸发能力变强,壁面水珠随之蒸发,从而保持壁面干燥。2)选择合适的通风时间来解决。正常情况下,管廊内温度大于40℃、管廊巡检以及日常通风换气时,管廊通风设备会开启通风,根据调研的已建管廊运营经验,管廊内温度大于40℃的情况很少存在。因此通风设备的开启时间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的,建议在管廊室内设置干球温度计(T1)监测管廊内壁的温度,在室外设置露点温度计(T2)监测室外空气的露点温度,当T1大于等于T2时,可开启通风设备进行正常的通风换气,这样就能有效减少结露的情况,改善管廊内的空气环境。

  六、经过实践的通风系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XX区路网中的干线综合管廊和缆线沟两种管廊,规划管廊总长为8.2公里,其中干线管廊为2.5公里,缆线沟为5.7公里。

  二、设计范围

  干线管廊的通风设计。

  三、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XX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3)《XX市城市总体规划》;

  (4)《XX总体规划》;

  (5)《XX镇中心城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提升项目》(中间成果);

  (6)建设方对该工程设计的相关意见和要求。

  四、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1-200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3-2012);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10);

  五、主要设计原则

  (1)管廊原则上不考虑采用空调系统,应采用机械通风方式进行通风换气、排除余热,满足综合管廊工作环境要求。

  (2)通风系统的设计应保证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安全性。整条管廊按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

  (3)管廊的温度应控制不超过40℃、氧含量不小于19%、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小时。

  (4)管廊通风系统应采用沿管廊纵向机械通风方式。

  (5)管廊的通风系统应结合管廊各个地面出口的具体情况灵活布置。

  (6)通风系统应为管廊内管线提供基本的运行环境和工作环境。当发生火灾时,通风系统应能迅速关闭以实现窒息灭火,并在灾后进行排风,满足消防的要求。

  (7)通风系统设计应在满足运行要求的前提下力求简洁(如风机房的布置、控制模式等),同时系统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六、设计参数及标准

  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1)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31.8℃;

  (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13.6℃;

  2、室内空气参数

  (1)温度≤40℃

  3、换气次数要求

  (1)管廊内换气次数≥2次/小时;

  (2)低压配电房换气次数≥6次/小时;

  4、管廊内空气质量标准

  (1)空气含氧量≥19%;

  5、风速标准

  (1)钢制风管:主风管风速       ≤8 m/s;

  (2)分支风管风速                    ≤5 m/s;

  (3)送、排风井混凝土风道风速 ≤6 m/s;

  (4)风亭百叶迎面风速              2~4m/s(百叶有效面积70%);

  (5)管廊内风速                       ≤3m/s;

  6、 设计安全系数

  (1)通风设备风量:k=1.05;

  (2)通风设备风压:k=1.1;

  7、电缆散热

  (1)按工艺提供的数据,管廊内电缆按10kv电缆24孔,载流量为600A。

  8、噪声标准

  (1)管廊内≤80dB(A) ;

  (2)室外:通应符合GB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中4a类标准。

  9、灾后通风设计标准

  (1)按整条管廊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考虑。

  (2)灾后排风风机要求能在280℃下连续有效工作半小时。

  (3)通风系统上设置下列两种防火类阀门:电动复位防烟防火阀SFD1(70℃)、电动复位防烟防火阀SFD2(280℃)。

  电动复位防烟防火阀SFD1(70℃)功能:温度达到70℃时熔断关闭、手动关闭、24V电信号关闭、电动复位、手动复位、输出开、关信号。设置位置:管廊进风口。

  电动复位防烟防火阀(280℃)功能:温度达到280℃时熔断关闭、手动关闭、24V电信号关闭、电动复位、手动复位、输出开、关信号。设置位置:管廊排风口。

  七、管廊通风及灾后通风系统设计

  1、通风系统

  根据管廊消防防火门的布置,两个防火门之间作为一个通风区段。管廊每一区段设置自然进风口、机械排风口。进、排风口设置在绿化带中,与景观绿化融为一体。排风机采用方形壁式排风机,安装在排风井的侧壁。进风采用自然进风形式。具体通风区段起点里程、终点里程、电缆回路数、通风量等情况见下表。

  2、灾后通风系统

  根据《城市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相关要求,管廊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通风设施应能自动关闭。因此,管廊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室自动关闭着火区段的防烟防火阀以及全线的排风机。当确认火灾已熄灭,启动相应的排风机以及防烟防火阀对着火区段进行灾后排烟、排热,为事故后的管道仓或电力仓创造一个良好的维修工作环境。管道仓与电力仓火灾事故后的通风系统与平时正常工况的通风系统合用。

  八、通风系统控制要求

  1、正常工况:当管沟内温度≥38℃,自动开启通风系统排风机;当管沟内温度≤33℃,排风机停止工作。

  2、巡视工况:当工作人员进入综合管沟巡视开始前30分钟保证巡视段通风系统排风机开启。当温度>28℃或含氧<19%开启排风机;温度≤28℃,风机停机。

  3、火灾及灾后工况:当管沟内某段发生火灾时,立即关闭全部风机和着火区段的防烟防火阀。待事故完毕,经人工确认后,开启排风机及已关闭的防烟防火阀,进行灾后通风,排出废气。

  九、环境保护措施及节能措施

  1、通风设备选用低噪音高效率产品,满足节能以及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2、通风设备通过温感控制其开启或关闭,实现低能耗运行。

  十、施工安装要求

  1、设备施工安装

  (1)在本工程中安装的产品应满足图纸设计参数,并应具有产品牌号注册商标,产品合格证书、产品鉴定证书,安装运行说明书或手册等。

  (2)设备招标完成后,厂家应提供安装大样图和使用说明书,施工方应严格按照厂家的安装大样图和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

  (3)吊装的设备及管道应在预埋钢板上焊接吊杆。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时,每根吊顶端设型钢,并用两个膨胀螺栓固定型钢。

  (4)防火阀等消防产品必须选用经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批准使用的产品。

  2、风管施工安装

  (1)所有风管的加固应满足《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的4.2.10、4.2.11 等相关条文的规定。

  (2)风管制作尺寸的允许偏差:风管的外径或外边长的允许偏差为负偏差,对630mm者偏差值为-1mm;>630mm则为-2mm。

  (3)混凝土风道的通风表面要求在满足通风面积的情况下尽量抹平,保证绝对粗糙度<3mm。设备施工单位应对风道进行检验,如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要对局部进行打磨。

  (4)设备及风管在支吊装前,其支吊杆及支吊杆架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构筑物上,施工中采用的膨胀螺栓应根据其能承受的负荷认真选用。风管吊杆当风管大边长<1250时,采用Φ12mm圆钢,当风管大边长≥1250mm时采用Φ14mm圆钢,≥3000mm时采用Φ18mm圆钢。风管吊架间距按不同大边长规格选2000~3000mm,但不得超过3000mm。

  (5)风管吊架其构造形式由安装单位在确保安全可靠的原则下,根据现场情况,参考国标03K132选定。

  (6)风管与风管法兰间的垫片不应含有石棉及其他有害成分,且应耐油耐潮耐酸碱腐蚀,普通风管法兰垫片的工作温度不小于70℃。

  (7)风管安装时应注意风管和配件的可拆卸接口不得装在墙和楼板内,风管的纵向闭合缝必须交错布置,且不得在风管底部,风管安装的水平度允许偏差每米不应大于3mm, 总偏差不应大于20mm。

  (8)防火阀应按图示位置放置,离墙距离不得大于200mm并设有独立的支吊架,以防止在火灾发生时因风管变形而影响阀门性能。安装防火阀时,就严格按防火有关规程及厂家的产品安装指南进行,其气流方向必须与阀体上标志箭头方向一致,执行器应有检修空间,不得被其他管线及墙体阻挡。在安装防火阀等其他阀体之前,应确保阀体喷涂防锈漆和耐热漆各二遍,涂漆均匀,结合牢固,无漏漆和剥落现象。

  (9)所有穿越墙及楼板的管道敷设安装后,其孔洞周围采用与墙体耐火等级相同的不燃材料密封。

  (10)风管的防腐:普通薄钢板在制作咬接风管前,应预涂防锈漆一遍。镀锌钢板对制作中镀锌层破坏处应涂环氧富锌漆两道。普通薄钢板风管内外表面各涂防锈漆两遍,外表面涂面漆两道。

  3、施工注意事项

  (1)所有与设备连接的软接头,包括风机软接头等, 均应就近采用固定支吊托架紧固,防止产生移位。

  (2)所有设备,管道施工安装要求,本说明未叙及部分按照《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以及《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 等国家相关规范的有关章节执行。

  (3)所有设备和管线支吊架均做热镀锌处理后安装,固定用螺栓、螺丝等辅助材料均采用热镀锌。

  (4)设备、阀门编号应做统一标识。

  (5)所有工序以及各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均应遵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

  十一、竣工验收

  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地方有关规定组织竣工验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