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 现代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基本特征

 国内综合管廊57年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9-2000年),称为试验型管廊,综合管廊当时称为共同沟,建设共同沟基本以试验为目的,为后续共同沟建设提供经验参考。代表案例有北京天安门以及上海张杨路共同沟。

  第二阶段:(2000-2015年),称为传统型管廊,基本特征为收纳给水、电力、通信等传统管线,投资基本为政府投资。代表案例较多,如广州大学城、上海世博、青岛高新区等综合管廊。

  第三阶段:(2016年以后),称为现代管廊,高度集约化、预制拼装产品化、运维智能化、BIM技术信息化、建设市场化是它的特征。

  1)高度集约化。

  收纳所有市政管线,包括雨污水管线,并预留一定空间。与地下空间结合设计。

  2)预制产品化

  A:内部支桥架、通风罩、密封件新产品越来越多被采用

  B:主体结构采用预制拼装技术,尤其是缆线管廊主体结构。

  3)BIM信息化

  将BIM技术应用于管廊设计、施工、运维全寿命过程,BIM模型为智能化运维提供基础数据。

  4)运维智能化

  A:智能化的巡检设备的应用:无人巡检设备、手持式巡检设备

  B:综合管理决策平台:

  综合管廊内部全方位监控:环境,管线,结构本体。基于BIM模型数据,基础信息,施工数据,运维监测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智能分析引擎系统,达到智能安全预警,形成安全预案,构建综合管理决策平台,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5)建设市场化

  越来越多社会资本介入综合管廊的建设当中,综合管廊的投资、施工、运维有了新的血液。

  现代综合管廊代表案例有上海临港新城、贵州贵安新区、合肥高新区等。


    
返回顶部